首页 > 资讯 > 快讯 > 正文

皖中评│百戏入皖,唱响合肥“好声音”

2025-09-25 08:05:50来源:合肥在线  

皖中评特约评论员 刘纯银(资深时评员)


(资料图片)

古有徽班进京,成就一段戏曲传奇;今有百戏入皖,谱写一曲时代新声。9月22日,在北京举行的“百戏入皖・星耀合肥”戏曲主题系列活动发布会,标志着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正式启幕。从今年9月下旬至2026年春节,百场惠民演出、百家剧种荟萃、百项文旅优惠,将让合肥成为全国戏迷的“打卡地”,更让千年戏曲在江淮大地焕发新生。

“百戏入皖・星耀合肥”活动海报

惠民大舞台,唱的是戏,暖的是心。作为江淮文化交融的核心之地,合肥除了以戏曲为纽带,搭建起全国优秀戏曲艺术的交流展示平台外,还推出“凭演出票根畅游安徽”——这波堪称“神来之笔”的操作定将见证“美好安徽,迎客天下”。看于魁智的《四郎探母》,游黄山、九华山;赏黄梅戏《红楼梦》,逛西递、宏村。白天看景,晚上看戏,戏曲与文旅的“梦幻联动”,让艺术之美与山水之韵相得益彰。更难得的是,所有展演均实行惠民票价,真正让老百姓“花小钱看好戏”。这种“文化惠民、文化为民”的理念,正是戏曲回归民间、服务人民的生动体现。

诚然,文化惠民不是简单降价,而是让艺术真正融入生活。合肥此举以戏为媒,也是打通文化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戏曲从“阳春白雪”变为“家常菜”,这才是文化传承最扎实的根基。

名家名角齐登场,既是盛宴,更是传承。据了解,活动期间9位“梅花奖”得主同台献艺,6位艺术家受聘“中华戏曲传承推介官”,京剧、昆曲、黄梅戏等17个经典剧目轮番上演……这样活动不仅是戏曲的“大观园”,更是传承的“接力赛”。从于魁智的醇厚唱腔,到豫剧《朝阳沟》的乡土风情,再到徽剧《徽班》的历史厚重,每一场演出都是艺术的精华,每一次登台都是文化的传承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,“戏曲鉴赏课”进校园、名家名角进高校等活动,更让戏曲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,这才是真正的“薪火相传”。

一图读懂“百戏入皖·星耀合肥”系列活动精彩看点

更值得赞赏的是,为落实好传承的关键在于“传心”而非仅“传形”,活动以“多元形式”激活戏曲生命力。通过授牌戏曲“传播者”、培养戏曲“接班人”等举措,不仅让戏曲艺术展现青春活力,更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江淮大地上得以“代代相传”,这种立体化传承体系也正是戏曲永葆青春的密码。

戏曲赋能城市,小票根撬动大文旅。合肥这座“淮右襟喉、江南唇齿”的文化名城,正以戏曲为媒,展现其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。此次通过“戏曲+”模式,联动全省文旅资源,推出“演、展、赛、游、购”优惠套餐,不仅激活了城市消费潜力,更提升了文化软实力。当年徽班进京,铸就戏曲辉煌;今日百戏入皖,彰显文化自信。这场活动既是对历史的致敬,更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
艺术的生命力在于贴近时代和人民。当年徽班进京,铸就中国戏曲艺术繁荣的辉煌篇章;今天百戏入皖,彰显中华文化瑰宝发展的万千气象。相信此次“百戏入皖・星耀合肥”活动不仅是一场跨越数月的文化活动,更是一次“以戏曲赋能城市发展”的生动实践。

文化是城市的灵魂,是城市持续发展的动力。百戏入皖,不是简单重复历史,而是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它让戏曲从舞台走向生活,从欣赏走向参与,从传承走向创新。这场活动,既展示了新时代戏曲事业的新成果,也为合肥的城市文化建设注入了新活力。让我们共同期待,戏曲之美在江淮大地上绽放更绚烂的光彩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书写更多的“合肥篇章”!

合报皖中评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

投稿邮箱:zhufy@hf365.com,594544237@qq.com

标签: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资讯播报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