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资讯 > 快讯 > 正文

快看:南宁市邕宁区地铁开通了 大沙田到龙岗不足半小时

2025-09-27 09:11:26来源:广西云-广西日报  

楞塘村站(不含)——龙岗站正式开通初期运营。记者 陈思羽 实习生 曾紫嫣 摄制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9月26日,南宁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【楞塘村站(不含)——龙岗站】正式开通初期运营,全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突破132公里,邕宁区实现轨道交通“零的突破”,为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匠心攻坚突破复杂施工难题

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的建设,在复杂地质条件和苛刻环境限制下圆满完成,以技术创新攻克多项工程难题,充分展现了南宁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强大实力。针对楞塘村站盾构始发受限空间挑战,首创“半负环分体盾构”工法,实现60米超短始发井内始发作业。面对工程区段岩溶遇洞率达50%~65%、岩层强度不均(30-120MPa)且软硬岩交替分布的复杂地质条件,采用跨孔CT、地质雷达等高精度探测技术,结合钻孔取芯验证,形成“智能预报-动态掘进-强化跟踪”的数字化施工体系,有效防控了盾构机“栽头”“陷落”等重大风险,为复杂环境下地铁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。

“南宁智造”产业链闭环初现

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的开通,是南宁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集中体现。线路建设展现本土产业集群硬实力,11家落地广西轨道交通智能制造产业园企业实现全链条协同,广泛采用落地企业生产的核心装备与配套产品,参与4号线后通段建设,实现了车辆整车及部件、车站设备及材料、轨道扣件等轨道装备的全链条“南宁造”,标志着“场景需求—技术研发—产业落地”的良性循环已初步形成,“以用促产、以产兴城”模式正驱动南宁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在绿色发展赛道上加速迈进,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。

4号线龙岗站。记者 陈思羽 摄

立体交通网络提质升级

4号线一期工程起于洪运路站,终至龙岗站,是横贯五象新区,连接邕宁龙岗片区与中心城区的骨干线路。随着清平坡站、龙岗站正式投入使用,4号线全线车站增至18座,线路全长25.05公里,有3座换乘站,分别为总部基地站、大沙田站、那洪立交站,与3号线、2号线、5号线实现换乘衔接。4号线一期工程后通段开通运营后,周日到周四运营服务时间为6:30-23:00,周五、周六常态化延长运营服务时间至24:00。工作日早晚高峰(7:30-9:00,17:30-19:30)行车间隔5分钟,其他时段行车间隔8分钟,周末及节假日行车间隔7分钟。

4号线龙岗站。记者 陈思羽 摄

随着清平坡站、龙岗站正式投入使用,有效强化了龙岗片区与城市中心区域的快速联系。以新线线路为基础,公交网络同步优化调整,新增地铁快巴18、26、27路形成高频微循环公交,重点覆盖龙岗片区社区、商圈与高校,以普惠票价和响应式停靠模式,高效衔接“最后一公里”;打造地铁快巴27路“生榨粉专线”,市民可方便乘车嗦粉;推出南宁市第二条“区域响应式的巴”,实现龙岗片区公交出行“随约畅达”;地铁站内增设清晰简明的“地铁+公交”导视标识,打造多方式交通换乘微枢纽,推出地铁开放式智能客服与纪念票卡、构建公交与地铁运营精准对接等,通过多项服务细节的优化升级,推动公共交通服务从“基本保障”向“优质高效”转变,切实增强市民出行的获得感与满意度。

楞塘村站(不含)——龙岗站正式开通初期运营,市民首次乘坐。记者 陈思羽 摄

“轨道+”促生活品质提升

南宁轨道交通的延伸与城市发展、民生需求深度契合,重塑了城市空间格局与人居生活方式。4号线规划阶段便推动沿线站点与商业、居住、公共服务深度融合,实现一体化开发。在龙岗片区,多个“泛轨道+”轨道高品质生活社区,将公共交通与居住功能深度融合,充分彰显了地铁、地铁快巴及“响应式巴士”无缝衔接的独特优势,织密“最后一公里”出行微循环网络,构建30分钟生活圈,大幅缩短前往五象总部基地、江南区等城市核心区域的时空距离。在社区服务层面,轨道生活社区搭建全周期智慧服务体系,居民通过“轨道慧生活智慧管理”平台,可享受24小时在线响应、报事报修一键提交等便捷服务;同时创新打造“轨道叮咚里”邻里中心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嵌入长者关怀、宝贝成长等特色项目,并配备专属管家,以“精细化、智慧化、定制化”服务营造安全温馨的邻里氛围。此外,南宁轨道交通以4号线为纽带,深度参与五象新区发展,不仅全面助推区域量级提升,更在前瞻布局超350万方项目体量,打造轨道云著、轨道 C11、未来方舟、轨道御澜上城、轨道东樾府、轨道步云江畔六大项目。其核心目标不仅是轨道建设,更在于构筑多元化、高效、立体、复合的“轨道上的生活圈”,推动居住、商业、公共服务与交通枢纽无缝衔接,形成高效复合的城市单元,为五象新区持续注入活力。

标签: 实况网 热点资讯

责任编辑:hnmd003

相关阅读

资讯播报

推荐阅读